本校訊 基于新形勢新思考,如何上好中學思政課?9月6日上午9點,銅陵市第三中學思想政治教研組全體老師在校教研活動室召開《開學第一課:思政課使命與擔當》研討會,校黨委副書記葉葉,高二年級部部長方進及全體思政教師出席會議。
教研組長楊奇老師首先帶老師們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教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結合市三中教育教學實踐,探討如何貫徹“六個要求”、“八個統(tǒng)一”,并帶大家深入學習了李錦斌書記在省思政教師大會上提出的“六個對標”,號召老師們以此為標準,對標自己的教學實踐,真正落實思政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隨后,青年教師就學習心得,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孫芳老師基于自身教學的階段性,實踐性,以微博熱議話題“你愛上中國的理由”為例,談如何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我們要基于學科素養(yǎng),對標素養(yǎng)進行教學,以適應新時代新要求。
汪軍生老師在發(fā)言中認為當前環(huán)境下,思政課的作用更加凸顯,作為一名思政老師首先要能在思想上有“牽引力”,言傳身教,在“牽引”中與學生相向而行,同時,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做一個有底氣的學識之師。
胡滿琴老師認為我們的教學過程存在一定的缺失,之前我們在講解知識、概念上太過發(fā)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呼應,忽視了思政課特有的“育人”功能,她還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初中老師,她說現(xiàn)在記得的不是具體知識點,而是老師每周末帶他們修公路,做公益,是老師帶他們爬過的每座山,是老師說過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她認為在學校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更有時間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思考我們教會學生的究竟是什么。
鮑瑞蓉老師發(fā)言中借用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并引用學生關注的香港問題,啟發(fā)我們要透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本質(zhì),真正能以哲學智慧啟迪學生的哲學思維,特別是對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葉葉副書記認真聽取了各位老師的匯報后,對老師們的教育熱情和教學智慧給予高度評價,葉書記指出,思政課要先行,黨中央及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思政課,思政教師要更有底氣,更有信心上好思政課。期望老師們扎根在教育實踐中,基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行,抓好學生習慣養(yǎng)成;建議老師們知行合一,從課堂走出去,抓住思政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學得更牢靠;希望老師們永保對祖國、對黨的深情,對學生的真情和對教育的熱情,當好學生的引路人。
會議在活潑而嚴肅的氛圍中進行,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方進老師、深受學生喜歡和愛戴的黃寶珠老師、教學視野廣闊的周美秀老師先后發(fā)言,提出對青年教師的殷切期望,期望青年教師專心于業(yè)務,精心挖掘,巧妙延展,打好扎實的基本功。
楊奇老師做總結發(fā)言,她說,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在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下,在全社會的呼喚中,我們思政教師要敢于擔當,真正動起來。同時,青年教師的成長渴望前輩教師不斷給予的營養(yǎng),有了本組優(yōu)秀前輩教師的引領和關懷,我們的思路會更清晰一點,彎路走得更少一點,業(yè)務上成熟得更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