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五月,我隨學校出訪瑞典交流,短短一周已漸漸喜歡上這個國家,那里的自然環(huán)境、科技應用、人文素養(yǎng)都給我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瑞典的五月還在春季。我們到達之時,斯德哥爾摩剛下完小雪,天氣還是寒冷的,可這種冷有別于我們南方冬天的潮濕陰冷,而是干爽的空氣中夾雜著清新。過了幾天,天氣便暖和起來,太陽也高高掛在空中,一件T恤便足以使你感到春天的氣息,只可惜我們不太適應當地多風干燥的氣候,嘴唇都干裂了。瑞典的樹木大多是針葉林,白樺木也很多,看起來滿眼都是郁郁蔥蔥。瑞典人不喜歡整體綠化,他們讓樹木自由生長,生老病死隨自然安排,于是出現很多山頭,橫七豎八地冒出樹木,枯木在一旁也不加管理,這樣的環(huán)境真是原生態(tài)了?墒沁@樣也有不好之處,如果一旦著火,那可是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燒毀,住在里面的人家也難以幸免,因此瑞典許多建筑都是大火之后重新修建的。
瑞典的科技應用水平在我看來,與中國的大城市旗鼓相當。有些小智能還是令我感到新奇的。他們的果汁機和平板相連,在平板上點什么樣的果汁,機器便出什么樣的果汁,正好一杯,方便快捷。他們的自來水凈化程度很高,可以直接飲用。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瑞典人的文明禮貌。他們主動幫別人開門,并且撐著門直到下一個人撐著門。同時受幫助的人總會說聲“Thanks”,讓人聽了很溫暖。我就在開門時撐過幾次門,每當后面的瑞典人對我微笑著感謝時,我感到很開心,覺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件美好的事。當然,在國內像北京、上海這樣有文化底蘊的大城市,也能感受到國人的禮貌和熱情。在瑞典,不僅人與人之間,連車與人之間也存在禮貌。過馬路時車輛總是自覺地避讓行人,無論有沒有紅綠燈,無論車速多快,只要行人出現在斑馬線上,司機都會在一米以外的地方停下來,等行人全部通過才開車。我有一次在綠燈快結束時走到斑馬線上,紅燈亮了,我就停下來讓車輛,沒想到三條車道上的司機都沒發(fā)動,而是微笑著示意我過去。而且瑞典車輛從不鳴笛,至少我出訪期間一次也沒聽過。晚上住宿在馬路邊的賓館也不覺得吵鬧。瑞典人的文明隨處可見:上電梯不搶著按樓層鍵;有的電梯甚至沒有關門鍵,就是為了讓后來的人不用等下一班電梯。他們排隊整齊有序,有的地方即使沒有排隊線,他們也不插隊,一個接一個排下去;他們在銀行辦事也總是自覺站在一米線以外,保護他人隱私。
瑞典人是很講誠信的,商店無假貨。只要被發(fā)現一次,永久不得經商,一旦不良信用記錄在案,很多工作都做不了。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是,我們團隊有人將房卡落在房間內了,他僅僅是在前臺報告房間號就拿到一張新卡,而并未被詢問個人信息,瑞典人自己講誠信,也相信別人同樣誠信而給予信任,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人際關系呀!
瑞典之行,讓我開闊了視野,也感知了西方文明,更激發(fā)了我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決心,新起點,新征程。